字词 | 维吾尔医外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维吾尔医外科 维吾尔医临床分科之一。维吾尔医骨伤科历史悠久。9世纪,回鹘医生治疗骨折时,接对复位后局部调敷安息香、青盐、鸡蛋清(或蛋黄)等混合药物,然后用布(或皮革)包扎进行外固定。10-13世纪,维吾尔医采用小夹板进行骨折外固定,因为所用药物大多为芳香、开窍、止痛、解瘀之品,配合局部固定,效果比较显著,这种传统疗法一直流传至今。宋代,喀什名医伊麻地丁·喀什噶里用药物麻醉进行切开、摘除、缝合等外科手术,治疗各种外伤及战伤获良好效果。他编著的《医疗法规手册》介绍了维吾尔医外科手术疗法和麻醉方法。元代,外科专著《伤科精义》问世,维吾尔医外科治疗骨折、脱臼、外伤、金疮、脱肛、痔瘘、虫蛇咬伤等疗法日趋进步。明清时期,维吾尔医大都随身携有刀、剪、针、钳等手术器械,遇有需施术者,即行手术,摘除病灶或取出异物,然后再予缝合包扎。民国时期,外科手术疗法逐渐被废弃不用,处理外伤大多以局部敷药代之,因此,维吾尔医外科手术疗法濒于失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阿图什、哈密等地骨伤科医生沙木沙克·托乎提等人,应用传统疗法治疗各种骨折、脱臼,手法娴熟,复位准确,疼痛轻微,愈合快、疗程短,不留任何残疾,被誉为“接骨大师”。1980年,新疆自治区民族医医院骨伤科挖掘传统特效方剂,经调整药物配伍,制成“阿克热甫蜜膏”、“马钱子蜜膏”、“白花蛇蜜膏”等新方剂,治疗化脓性骨髓炎、骨关节结核等骨伤科疾病,早期应用可达不作手术治愈的效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