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经济成长阶段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经济成长阶段论 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1916~ )首先提出依据工业发展水平划分并说明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 罗斯托于1940~1961年曾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任教,主讲经济史课程。1969年后,他在得克萨斯大学任经济史教授。其主要著作有:《19世纪的英国经济》(1948)、《经济成长过程》(1952)、《经济成长的阶段》(1960)、《政治和成长阶段》(1971)、《这一切是怎样开始的:近代经济的起源》(1975)、《世界经济:历史与展望》(1978)等。 罗斯托早年受到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熊彼特“创新理论”和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影响,形成他在研究经济史和经济理论上的特有方法,这就是以心理因素为重点的多元历史观和研究经济成长时的部门分析。 他从经济史的研究出发,进而探索经济发展的理论,在长期的研究中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理论——经济成长阶段论。这是罗斯托的全部经济理论和经济史观的基础和核心内容。 经济成长阶段论是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书中提出的。1971年他又发表了《政治和成长的阶段》一书,进一步补充了他的经济成长阶段学说。 他依据工业发展水平把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历史划分为六个阶段: 这个阶段不存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很低,农业居国民经济首位,家族和氏族在社会组织中仍起很大作用。 ❷ 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是传统社会向“起飞”阶段过渡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束缚经济成长的阻力已最后被克服,传统的经济停滞状态已经被突破,近代工业开始迅速地发展起来。 这时主导部门转移到耐用消费品方面,并在群众性的基础上推广服务业。 这时,主导部门已转变成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关的服务业和环境改造事业。罗斯托认为“起飞”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两次重大突破。 他认为,美国是第一个进入后一阶段的国家,其他国家也会按照各自特点和条件,逐步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 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发表后,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影响,并形成独立的学术流派。在罗斯托看来,所谓经济成长阶段论,归根到底,既是一种关于经济成长的学说,又是一种关于整个近代史的更一般的学说。经济成长阶段论的目的是要解决多方面实际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农业社会是在何种力量的推动下开始现代化过程的?正常的成长在什么时候以及如何成为每个社会的内在特征?什么力量推动持续成长的过程向前发展并决定它的轮廓?在每个阶段,我们可以识别成长过程究竟有哪些共同的社会和政治特征?在每个阶段,各个社会的独特性将在哪些方面表现出来?什么力量决定了比较发达和比较不发达的地区之间的关系,以及成长的有关序列对战争的爆发又有什么关系(如果有的话)?复利规律正把我们带到哪里去?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就是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企图予以解决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