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茶食部 > 茶品 > 散茶 散茶 sǎnchá 宋以前茶葉多壓製成片狀、團狀,故稱未壓製者爲散茶。《宋史·食貨志下五》:“茶有二類,曰片茶,曰散茶……散茶出淮南、歸州、江南、荆湖,有龍溪、雨前、雨後之類十一等。” 散茶loose tea中国唐宋时和紧压茶相对称的茶名。散茶的最早记载见于毛文锡《茶谱》,书中认为以叶形定名的蜀州横原雀舌、乌嘴、麦颗和蝉翼等茶,“皆散茶之最上也”;宋代的茶叶,据《宋史·食货志》所说:“茶有二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蒸造,实卷模中串之。”片茶是指蒸压的紧压茶。宋时也将散茶称为草茶,明代又改称芽茶或叶茶。 散茶 散茶宋代称只蒸不团、保持原状的的成品茶叶。散茶造价低,北宋后期以生产散茶、末茶为主,以适应一般民户饮茶风气日盛的需要。 ☚ 片茶 末茶 ☛ 散茶loose t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