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经今古文学之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经今古文学之争 战国时,儒经皆以口耳传授。 西汉初,以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经。武帝时,今文经被立于学官。后又发现用秦以前的古籀文所写儒经,称古文经。 哀帝时,刘歆提出立古文经于学官的主张,遭到今文经博士反对。两派各持不同底本,各有不同经解,互相驳难,争辩不休。王莽托古改制时,立古文经博士,排斥今文经派。 东汉初,光武帝复立今文经博士,取消古文经博士。但古文经在民间传授很广,贾逵、服虔、马融、郑玄皆习之,古文经派渐占优势。由于马融、郑玄兼采两家学说,至东汉末,两派有混一趋势。参见“今文经学”、“古文经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