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捷径
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十《隐逸》:“卢藏用始隐于终南山中,中宗(李显)朝,累居要职。有道士司马承祯者,睿宗(李旦)遣至京,将还。藏用指终南山谓之曰:‘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在远·’承祯徐答曰:‘以仆所观,乃仕宦捷径耳。 ’藏用有惭色。” 《新唐书·卢藏用传》:“卢藏用字子潜,幽州范阳人。……与兄徵明偕隐终南、少室二山,学练气,为辟谷(辟除谷食,以求成仙得道),登衡庐,彷洋(即彷徉,音páng yáng,游散,游荡不定)岷、峨,……始隐山中时,有意当世,人目为‘随驾隐士’。晚乃循权利,务为骄纵,素节尽矣。司马承祯尝召至阙下,将还山,藏用指终南曰:‘此中大有嘉处。’承祯徐曰:‘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 ’藏用惭。” 卢藏用早年隐遁,后趋权利,晚节不佳。他把归隐当作达到追求仕宦的一种手段,故人们把他称为“随驾隐士”。司马承祯也借机对他加以微讽,“终南捷径”,一语道破了卢藏用的隐衷。 后用“终南捷径”指追求官职名利的近便途径,也可以比喻达到某种目的便捷途径。 明章懋《与韩侍郎书》:“又休退多年,今骤得美官,而强复出,恐诒(音yí,留,遗留)终南捷径之诮。”(《枫山集》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