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细叶鬼针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细叶鬼针草 【概况】: 异名 小花刺针草、小花鬼针草、小刺叉、一包针(《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鬼钗(《新华本草纲要》),鬼疙针(河南),哈日卜嘎其-乌布斯(蒙族名)。 基源 为菊科鬼针草属植物小花鬼针草的全草。 原植物 小花鬼针草Bidens parviflora Willd. 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0~70cm。茎下部圆柱形,有纵条纹,中上部常钝四方形,无毛或疏被短柔毛。 叶对生,柄长2~3cm,叶片长6~10cm,二~三回羽状分裂,一回分裂深达中肋,裂片再次羽状分裂,小裂片具1~2粗齿,或再作第3次分裂,末次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宽约2mm,顶端锐尖,边缘稍反卷,表面被短柔毛,背面无毛或沿脉疏被柔毛;茎上部叶互生,二回或一回羽状分裂。 头状花序单生茎枝端,径1.5~2.5mm;总苞筒状,基部被柔毛,外层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5mm,草质,边缘疏被柔毛,内层总苞片较长,膜质,黄褐色;全为管状花,长约4mm,冠檐4齿裂,黄色。瘦果线形,略具4棱,长13~16mm,两端渐狭,有小刚毛,顶端芒刺2,长2~3.5mm,有倒刺毛。花果期6~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495页.图6404) 生境与分布 生于路边荒地、林下及沟边。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南及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朝鲜、日本和原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夏、秋采收。 【药理】: ❶ 抗胃溃疡作用 本品注射液(水溶性部分)sc40g/kg能明显抑制大白鼠、豚鼠幽门结扎引起的实验性胃溃疡;sc 45g/kg可使小白鼠应激性溃疡面积明显减少,但ig给药虽能降低溃疡发生百分率,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46g/kg还能显著抑制利血平性胃溃疡。 sc 40g/kg可减少大白鼠胃液分泌量,也能使胃液pH和游离酸显著降低;对在体平滑肌(鸡嗉囊、小白鼠肠管)的运动有抑制作用[1]。 对脊髓兴奋药硝酸士的宁引起的强直性惊厥无作用。提示对中枢作用的部位可能在脑干的网状结构,而对脊髓作用不明显[2]。 ❸ 镇痛作用 小白鼠ip本品注射液35,45,60g/kg,以扭体法、热板法观察表明可提高小白鼠痛觉反应的时间,与吗啡比较,作用程度略低[3]。 毒性 小白鼠ip本品注射液的LD50为173g/kg。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81;12(11)∶512 [2] 河南中医 1984;(3)∶44。【药性】: 性味 苦,凉。 ❶ 《泉州本草》:“甘、微苦,凉。”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去瘀。 主治 感冒发热,喉痛,肠炎腹泻,阑尾炎,跌打损伤,痈疽热疖。 ❶ 《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去瘀活血,通调水道。治痈疽疖肿,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