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乌科夫斯卡
【生卒】:1884~1954 【介绍】: 波兰女作家。 生于华沙一进步知识分子家庭。中学毕业后攻读过人文科学。 30年代参加波兰进步作家联盟。波兰解放后任议会议员。1898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创作的长篇小说多描写爱的心理,具有象征派风格,如《妇女们》(1906)、《公爵》(1907)、《女性同龄人》(1908)、《蛇与玫瑰》(1913)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转向社会现实生活题材,如短篇小说集《血的秘密》(1917)和长篇小说《爱密尔伯爵》(1920)、《牧场上的房子》(1925),描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长篇小说《泰雷莎·亨涅尔特的浪漫史》(1923)和《界线》(1935)揭露资产阶级的残暴统治,表现人民的被迫反抗。长篇小说《生活的交结点》(1948)展示波兰战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报告文学集《颈饰》(1946)反映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 所著剧本《寡妇之家》(1930),被译成13种文字。1953年获国家文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