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红巾军反元大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红巾军反元大起义 元末农民大起义。 元朝末年,社会黑暗,民不聊生。规模浩大的红巾军农民起义终于爆发。 发起者白莲教会,首领是栾城人韩山童,其祖上迁居到广平永年县。 韩山童为童子师,人称韩学究,在永年以白莲教会联络群众,倡言天下将乱,弥勒佛下生,一时信仰群众极多,并作童子谣传于黄河南北:“石人一支眼,挑动黄河天下反”。韩还联络颖州(今安徽省阜阳)刘福通密谋起兵反元。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四月,韩、刘策划起义事泄,韩山童被捕,刘福通在颖州率先起义,因参加者皆以红巾裹头,故称红巾军。短期就众至10余万人。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刘福通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于亳州(今安徽省亳县),尊为小明王,国号宋。 年号龙凤。刘福通任丞相,建立了农民起义政权。龙凤三年(公元1357年)六月,刘福通以三路军马北伐,分略山西、山东、河北。八月,刘福通亲率一军攻陷大名。 公元1366年,刘福通、韩林儿死,红巾军农民起义失败。红巾军起义前后15年,沉重地打击了元朝统治,并为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胜利北伐,最后推翻元朝的统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