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红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红升 【名称出处】:《外科传薪集》 【概况】: 异名 升药(《外科正宗》),三仙丹、小仙丹(《疡医大全》),红粉(《集成良方三百种》),升药(《中国药典》)。 基源 红升为人工炼制成的红氧化汞(HgO) 历史 升药始载于《外科正宗》。因其在炼制时成品在容器的部位不同,颜色、纯度不同,在性质、疗效上亦略有异。 因而实际上已分为红升、黄升、升药底三个品种的商品药材供应和使用。 红升首载入《外科传薪集》,至今仍为中医外科常用药。《中国药典1963年版》一部以“红升丹”为正名,“红粉”为副名收载,以后历版药典均以“红粉”为正名收载。据有关文献记载天然产的橙汞矿(HgO)与人工红升相当。 。【生药】: 鉴别 红升,又名红粉,为橙红色或橙黄色块状物或粉末。 块状者厚约2mm,一面光滑,略有光泽,一面较为粗糙,呈蜂窝状。质重而脆。 气无,暴露于日光下颜色变深。以红色,片状,有光泽者为佳。 加工炮制 原料 水银、硝石、白矾各等量。 制法 ❶ 传统法 先将硝石、白矾研细拌匀,置铁锅中,用火文加热至完全溶化,放冷,使凝结(俗称结胎)。 再将水银洒于表面,用瓷碗覆盖锅上,碗与锅交接处用桑皮纸条封固,四周用细黄砂或黄泥密封至接近碗底,碗底上放白米数粒。将锅移置火上加热,先用文火,后用武火,至碗底上白米变成黄色时,再用文火继续炼至米变焦色时,去火。 放冷,除去泥沙,将碗轻轻取下。 碗内周边的红色升华物即为“红升”;碗中央的黄色升华物为“黄升”;锅底剩下的块状物即为“升红底。” 砂浴加热(温度控制在100℃以下,使其分解),约1~2小时即得红色氧化汞(红升)。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化学】: 升药中红升、黄升主要含氧化汞(汉口红粉含HgO在98%以上),另含硝酸汞等。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50 【药理】: 红升丹系汞的氧化物,游离出的微量汞离子能和病原菌的呼吸酶中的巯基结合而发挥抑菌作用。1%氧化汞软膏仍有用于眼科作温和的防腐及刺激药;对表皮癣、肛门瘙痒也有效。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87 【药性】: 性味 有毒。 功效 拔毒排脓,祛腐生肌。 主治 痈疽,疔疮,梅毒,下疳,一切疮疡肉暗紫黑,疮口坚硬,久不收口。 ❶ 《张氏医通》:“治霉疮结毒。” 方选和验方 ❶ 九一丹(《疡科遗编》治一切痈疽并发背,烂脚恶疮:黄升丹6g,煅石膏120g,漂净冬丹15g。 共为细末,和匀,擦患处,即生肌长肉且不藏毒。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