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紫鸭跖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紫鸭跖草

【名称出处】:《广西中草药》

【概况】:

异名 血见愁(《广西中药志》),鸭舌草、本山金线莲、鸭舌黄(《泉州本草》),紫露草(《拉汉药用植物名称和检索手册》),大华紫露草(《植物大辞典》)。

基源 为鸭跖草科紫露草属植物紫露草的全草。紫露草属全世界约30种,中国引入1种。

原植物 露水草Tradescantia virginiana L.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50cm。茎多分枝,下部匍匐,节上生根。

叶互生,披针形,长6~13cm,宽6~10mm,先端渐尖,全缘,基部抱茎而成鞘,上面略绿色,边缘带紫色,下面紫红色。花密生二义状花序柄上,苞片线状披针形;萼片绿色,卵圆形;花瓣3,蓝紫色,广卵形;雄蕊6;雌蕊1,子房卵形,3室。蒴果椭圆形,具3棱形。种子淡棕色。花期夏季。

(图见《中药大辞典》.4918条.紫露草图)

生境与分布 中国各地多栽培于庭园。。【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化学】:

从该植物的气生部分分离得到C33H66、C31H62和C29H58,O-乙酰谷甾醇(O-Acetylsitosterol)、环木波罗烷醇(Cycloartanol)、二十八烷-1-醇(Octacosan-1-ol)、棕榈酸、植醇(Phytol)及其脂肪酸酯。

参考文献 CA 1989;111:74795v

【药性】:

性味 《广西中药志》:“味淡、甘,性凉。有毒。”

归经 ❶ 《广西中药志》:“入心、肝二经。”
❷ 《泉州本草》:“入肝,胆、肾,膀胱四经。”

功效 活血,利水,消肿,散结,解毒。

主治 痈疽肿毒,瘰疬结核,淋病。 《广西中药志》:“治蛇疱疹,疮疡,毒蛇咬伤,跌打,风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 《广西中药志》:“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泉州本草》:“治痈疽肿毒:鲜紫鸭跖草、仙巴掌捣敷。”
❷ 《泉州本草》:“治腹股沟或腋窝结核:鲜紫鸭跖草60g。清水煎服,或加仙巴掌合煎。”
❸ 《泉州本草》:“治诸淋:鲜紫鸭跖草30~60g,合冰糖煎服。”
❹ 《广西中药志》:“治蛇泡疮:紫鸭跖叶,煎水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