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于意,不系于文
见白居易《新乐府序》:“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这是他对新乐府诗创作的主张,也是他对诗歌内容与形式关系的看法。意为作新乐府诗应首重内容而不应把力量用在雕章镂句上。这与他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精神完全一致。他这一主张,既是对汉魏乐府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又有针砭现实的作用。当时诗坛存在著以大历十才子为代表的不良诗风,他们的诗多为歌颂升平吟咏山水的唱和、应制之作,严重脱离现实,有形式主义倾向。白居易“系于意,不系于文”的主张,在当时起到了震聋发聩作用。 对“不系于文”,不应作片面理解,它仅与意相对而言,实际白居易对“文”,也很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