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糯米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糯米团

【名称出处】:《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概况】:

异名 玄麻根(《四川中药志》),糯米藤根(《贵州草药》)。

基源 为荨麻科糯米团属植物糯米团的根。

原植物 糯米团Gonostegia hirta(Bl.)Miq.[Memorialis hirta(Bl.)Wedd.]

余项参见“糯米藤”条。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根及全草,鲜用或晒干。

【药性】:

性味 甘、苦,凉。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淡,平。”
❷ 《福建中草药》:“甘、微苦,凉。”
❸ 《贵阳民间草药》:“酸、辛,寒。”

功效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健脾消食,止血。

主治 消化不良,食积胃痛,疔疮,痈肿,瘰疬,痢疾,白带,小儿疳积,吐血,外伤出血。 ❶ 《天宝本草》:“治跌打伤,痒疬,诸疮痈疽发背。”
❷ 《全国中草药汇编》:“消化不良,食积胃痛,白带;外用治血管神经性水肿,疔疮疖肿,乳腺炎,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❸ 《峨眉药用植物》:“根:捣烂,敷治刀枪伤。”
❹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增血液,健脾胃,固中养血。炖肉内服治心脏衰弱。”
❺ 《四川中药志》:“健脾补肾。治乳炎及小儿疳积。


❻ 《贵州民间方药集》:“补虚,催乳。”
❼ 《贵州草药》:“治疗疮,九子疡,小儿食积胀满,外伤出血。”
❽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全草:用于腹泻,疟疾;外用治疮疖,拔铁砂。”
❾ 《云南中草药》:“接骨生肌,消炎止泻,治痢疾痛经。”
❿ 《福建中草药》:“治吐血,湿热,白带,对口疮,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鲜品30~90g);或炖肉。外用:适量,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小儿腹泻:糯米团根、飞来鹤各15g,刺梨根12g,积雪草、马兰、焦米各9g,青木香、藿香各3g。水煎服。”
❷ 《安徽中草药》:“治湿热白带:糯米团30g,椿根白皮15g,木通6g。水煎服。


❸ 《安徽中草药》:“治急性黄疸型肝炎:鲜糯米团、糯稻根各60g,水煎服。”
❹ 《安徽中草药》:“治跌打损伤:鲜糯米团3份,鲜半夏1份,捣敷伤处,干则更换。”
❺ 《广西中草药》:“治下肢慢性溃疡:糯米团、三角泡、桉树叶各适量。捣烂敷患处。”
❻ 江西《草药手册》:“治瘰疬:糯米团、夏枯草、接骨金粟兰、蛇含和酒捣烂敷患处。”
❼ 江西《草药手册》:“治蛇头:糯米团全草、米酒糟,或糯米团草、蛇含、桂花树皮,捣烂调桐油敷患处。”
❽ 《江西草药》:“治蛇咬伤:糯米团根、扛板归各适量,水煎外洗;另用鲜糯米团根适量,捣烂外敷。”

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血管神经性水肿:鲜糯米团根适量,加食盐少量同捣烂,敷患处,4~6小时换药1次。”
❷ 《安徽中草药》:“治疖肿初起:鲜糯米团适量,红糖少许,捣烂敷患处,干则更换。”
❸ 江西《草药手册》:“治无名肿毒:糯米团根,加白糖(未出头的加食盐)捣烂敷患处。”
❹ 江西《草药手册》:“治创伤出血、浅溃疡久不收口:鲜糯米团全草,捣烂外敷。”
❺ 《浙江药物志》:“治吐血,腹泻、痢疾:糯米团根30~60g,水煎服。”
❻ 《浙江药物志》:“治食积胃痛:糯米团全草30~60g,水煎服。”
❼ 《贵州草药》:“治小儿积食胀满:糯米团根30g,煨水服。”
❽ 《云南中草药》:“治痛经,痢疾:糯米团草6~9g,水煎服。”

食疗 ❶ 江西《草药手册》:“治妇女白带:鲜糯米团全草连根50~100g,瘦猪肉200g,甜酒50ml,加水同煮,分2次服,每日1剂。”
❷ 江西《草药手册》治小儿疳积(脾弱成疳):糯米团根粗皮研细末,每用3~9g(布包),鸡肝1个,或猪肝100g,水蒸,饮汤,2岁以上儿童连肝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