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糖衣炮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糖衣炮弹 喻指资产阶级等以金钱、名利、地位等腐朽思想行为向无产阶级队伍侵袭和进攻的一种手段,以区别于敌人的真枪实弹。 最早使用“糖衣炮弹”一词的是毛泽东。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 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 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著的炮弹的攻击。 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328页)。他警告,在全国胜利以后,资产阶级的“糖弹”将成为主要危险,要求全党同志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建国以后不久,在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的腐蚀下,一部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滋长了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坏习气,甚至被资产阶级糖弹打中,蜕化变质,成为资产阶级的代理人。如当时的“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专员张子善就是典型代表。在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历史时期,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