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糖液的过饱和系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糖液的过饱和系数 1.意义 比相同条件下饱和糖液含糖多的糖液称为过饱和糖液。它是通过蒸发水分(在结晶罐中)或冷却(在助晶机中)而取得。成为过饱和后,蔗糖才能从溶液中结晶析出。过剩过饱和度(过饱和系数1)是结晶析出的动力。 2.视过饱和系数和真过饱和系数 (1)视过饱和系数 某过饱和不纯糖液中,每公斤水所溶解的糖分公斤数(H′)与相同温度下饱和纯糖液中每公斤水所溶解的糖分公斤数(H0)之比,称为此过饱和溶液的视过饱和系数a′: 此系数未考虑非糖分对糖分溶解度的影响,所以,它不能表示该糖液真正的过饱和程度。 (2)真过饱和系数 由于非糖分的存在,使糖分溶解度扩大或缩小到α(饱和系数)倍。因此,糖分的真正溶解度是H0α,而真过饱和系数a则是: 非糖分使溶解度扩大或缩小的倍数α,也是使视过饱和系数比真过饱和系数大或小多少倍的倍数。 对于甜菜糖液,当纯度低于75时,真过饱和系数通常总是小于视过饱和系数;而在75以上时,两者十分接近。 3.过饱和区的划分 (1)养晶区 当过饱和系数较小时,糖液里不会自动产生新晶体,而已有的晶体却可以不断长大。 (2)中间区 过饱和系数增大后,不但原有晶体长大速度加快,而且,在外加晶体刺激下,可以新生成很多小晶体。 (3)自然生晶区 过饱和系数增大到某个数值后,即使糖液中原来没有晶体存在,也能自动生成新晶体。当然,原有晶体会更快长大。 中间区的范围比较狭小。开始到达自然生晶区的过饱和系数值,主要与糖液纯度有关:高纯度糖液约为1.25;低纯度糖液约为1.4~1.5以上。 由于影响真过饱和系数的因素很多,真过饱和系数难以准确测定,过饱和区的范围在实用上也难以准确划分。 4.煮糖操作中过饱和系数的控制 实际煮糖操作中,通常借助经验,根据物料流动情况,目测晶间蜜中伪晶生成情况等来判断过饱和度。用调节进料量、加水量、进汽量、真空度等办法加以控制。须考虑以下几点: (1)养晶时需控制在养晶区;刺激起晶时须控制在中间区。 (2)纯度较高时,过饱和系数应控制低些。 (3)结晶面积较大时,过饱和系数可控制高些;反之则应低些。 (4)当罐内温度较高时,过饱和系数稍低,也能保持较高的结晶速度。 养晶阶段的过饱和系数,一砂膏可控制在1.05~1.15;三砂糖膏可控制在1.25~1.40。愈接近养晶区容许的最高过饱和系数值,结晶速度愈快。 要控制好各阶段的过饱和系数,宜做到:(1)真空稳定,或每罐单设真空装置;(2)使用仪表指示,自动进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