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粉煤灰和灰渣的处理与利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粉煤灰和灰渣的处理与利用

1.除灰

(1)选择除灰系统的一般原则如表14—2-101所示。

表14-2-101

2.灰渣的综合利用

灰渣是“三废”之一,且每年排出量很大,修建贮灰场堆灰,要侵占大量耕地,排入江、河、湖、海,则污染、淤塞河流、海域、影响鱼业生产和航运。随著造纸工业的迅速发展,灰渣的处理就日益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其他工业系统已有不少厂矿企业,与当地建材部门合作,大搞灰渣的综合利用,制造成煤灰(渣)砖、水泥、耐火保温材料,有的地方还直接从灰渣中提取稀有金属锗、钒、铀、钼等;更有将粉煤灰(渣)直接投入到农业生产方面,用以改良土壤,如加到盐碱地、粘土地、生荒地、山地等处,促使农作物及蔬菜的生长及增产。

(1)制砖:

❶ 蒸养煤渣砖:据上海市房地产局统计、在平原地区每生产一亿块粘土砖,就要挖土毁田100亩左右,如果以煤渣代替粘土,则可不毁农田;如每吨废渣处理运费以2元计算,则年处理25万吨废渣即可节约资金50万元。

蒸养煤渣砖的性能如表14—2-105所示。

表14-2-105

❷ 蒸养粉煤灰砖:据武汉市第五砖瓦厂统计,建设一个年产54万块粉煤灰砖厂,每年可节约农田54亩,增产粮食约2万公斤。

蒸养粉煤灰砖性能表如表14—2—106所示。

表14—2—106

蒸养粉煤灰砖的制造工艺流程:

❸ 粉煤灰保温砖:唐山市某保温材料厂用粉煤灰、柴木节(煤层板岩)、高岭土、锯沫混合烧制出轻质耐火保温砖,其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配合比为:粉煤灰60%,柴木节24%

高岭土11%,每吨加1.2m3锯沫

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如表14-2-107所示。

表14-2—107

❹ 粉煤灰硅酸盐砌块:据上海建筑材料科研所和硅酸盐制品厂应用粉煤灰加入石灰,石膏作胶凝剂,以煤渣作骨料,按一定比例制成了砌块,广泛应用到各种房屋建筑上。其工艺流程如下:

砌块的性能:

a.容重:自然容重为1500~1750kg/m3

干容重为1300~1560kg/m3

b.几个砌块厂生产的砌块的抗压强度情况见表14—2-108。

表14—2—108

粉煤灰砌块力学性能见表14—2-109。

表14-2—109

c.吸水性:湿排粉煤灰制作的24~28%

干排粉煤灰制作的16~22%

d.导热性能:1.67~2.09kJ/(m·h·℃)

〔0.4~0.5kcal/m·h·℃)〕比粘土砖小。

c.收缩率:一般为0.7mm/m

f.其他耐火性、耐水性、抗冻性、碳化稳定性等均符合要求。

(2)制水泥:以硅酸盐水泥熟料为主,掺一定比例的粉煤灰和石膏、混合磨细或分别磨细后再混合均匀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粉煤灰水泥。

上海水泥厂与永登水泥厂根据煤灰水泥生产的实践经验,曾分别提出粉煤灰的一些质量要求,以确保煤灰水泥质量,如表14—2一110所示。

表14-2-110

粉煤灰水泥生产流程简示如下:

(3)生产粉煤灰陶粒:生产粉煤灰陶粒是粒煤灰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据天津硅酸盐制品厂和辽宁工业建筑设计院估计,每生产1t粉煤灰陶粒需用于粉煤灰800~850kg(湿粉煤灰1100~1200kg)。一个年产10万m3的粉煤灰陶粒厂,每年可处理干粉煤灰6万t右右(湿粉煤灰10万t左右),在地处缺山少石的地方,是一种好的建筑材料。还可以节约存灰用地及废渣处理费用。

天津硅酸盐制品厂烧结粉煤灰陶粒的技术条件如下:

❶ 干燥状态下松散容重:650~700kg/m3

❷ 容积强度:

压入4cm>6860kPa(70kgf/cm2)

压入4.5cm>7840kPa(80kgf/cm2)

压入5cm>11760kPa(120kgf/cm2)

❸ 陶粒粒径规格是Φ5~15mm的混合级配其中:

❹ 干燥状态下吸水率:

❺ 抗冻性:陶粒径25次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损失≤25%,重量损失≤5%。

粉煤灰陶粒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4)制矿渣棉:锅炉熔渣是由SiO2、AI2O3、Fe2O3,及CaO等氧化物组成,其粘度随化学成分和温度的不同而改变。当熔渣的粘度适宜时,由炉底排渣口流出的熔渣,被高速气流击碎,在形成室中形成纤维,纤维进入沉降室中被冷凝然后成为矿渣棉。经过压棉机后压成板状成品。这种制品在利用液态排渣炉来制造时,可以免装熔炉,其他改装工作量也不大,可节约设备投资。矿渣棉是一种优良的保温和隔音材料、经化学处理后的制品还可作为射线及中子的护板;采用蒸汽吹制矿渣棉,还可节约除灰系统用电和建设投资。

(5)粉煤灰直接施在农田上:经试验煤灰直接施在农田上有一定增产效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