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副词 一、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端正公允。 义即“正直地”、“端正地”。 ❶ 然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史记·秦始皇本纪》)——候星气者:善于观察星相的人。畏忌讳谀:畏惧妒忌与谗言。 ❷ 遵履法度,言不戏谑,从朝至夕,端坐彻日。(《三国志·蜀书·王平传》)——彻日:终日。 ❸ 贼呼入,公端立责以义。(《昌黎先生集·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铭》)——责以义:用正义的言辞谴责他们。 二、表示情况正好巧合。义即“正”、“恰”。 ❶ 妾薄命,端遇竟宁前。(《汉书·孝成许皇后传》)——端遇竟宁前:正赶上竟宁(汉元帝最后一个年号)前这段时间。 ❷ 客行端似未归云,指点璇杓几易辰。(《范石湖集·次韵林子章阻浅留滞》)——璇(xuán)杓(biāo):北斗七星。几易辰:多多次岁月变换。 三、表示程度之甚。义即“深”。 ❶ 馀力浮于海,端忧问彼苍。(《杜工部集·遣闷》)——馀力:此指馀年。浮于海:指避世。 四、表示对事情结局的追究。义即“究竟”、“到底”。 ❶ 容华坐销歇,端为谁苦辛?(《文选·鲍照:行药至城东桥》)——容华:容颜年华。坐:任由。 消歇:流失衰减。 ❷ 馀年端有几?风月且婆娑。(《剑南诗稿·幽事》)——风月:此指岁月,年岁。 且:将。婆娑(pósuō):行动迟缓貌,指年老。 五、表示动作是有目的或特意施行的。 义即“特意”、“专门”。 ❶ 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吕氏春秋·疑似》)❷ 山谷云,天下清景,初不择贤愚而与之,然吾特疑端为我辈设。(《冷斋夜话·荆公钟山东坡馀杭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