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童年期思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童年期思维 个体思维发展的一个阶段。 个体思维在童年期(即小学阶段)的发展及其一般、稳定和典型的特征。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具体表现:(1)整个童年期内,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这两种成分随年级升高以及不同性质的智力活动而发展变化。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思维仍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中高年级的儿童才逐步学会区分出概念中本质的和非本质的东西,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和独立地进行逻辑活动。(2)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也表现为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质变。朱智贤(1963,1964)、刘静和(1963)、李丹(1963)、林崇德(1981)等人的研究表明,发生转折的关键年龄在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之间。(3)逐渐具备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尚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表现在:逐渐具备明确的目的性,有完整的思维材料和结果,表现出显著的个体差异,思维的监控和自我调节的能力日益增强,辩证逻辑思维萌芽。(4)思维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平衡性。表现在对不同思维对象、不同学科、不同教材,发展的趋势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