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猴子 ●铸造艺术在我国有著悠久的历史,商、周以来青铜器都是以铸造手段创造出来的。 古代滇西、滇南的铜贮贝器和铜鼓、匈奴族铜器艺术,不仅在大件器物上使用了铸铜手段,还在小型微型的装饰部件上采用了铸造技艺。民间玩具中,明代已出现了“二娃争腚”题材、小不盈掌的圆雕铜质玩具,但铸造玩具毕竟是少数,故保留下来的作品更加珍贵。 图中的童子形象,与宋代“婴戏图”中的婴孩和流行于各年画产地的娃娃题材作品中的童子形象极为相似,有著较为浓厚的宋代北方“婴孩儿”这一趋于固定的程式化倾向。 对猴的造型又与黄河流域广泛使用的布猴有相通之处。 雌雄对猴是农村婚俗中常见的礼物,由已婚的嫂子或母亲送给新娘新郎,作为启蒙性意识、男妇相合的起兴之物,铸铜对猴亦有上述寓意。骑马猴是“马上封侯”的偕音,意在取谶吉祥,表达封侯挂印的祈盼心理,它是各品类的民间艺术经常表现的题材之一。 铸造玩具一般都在背部和平衡位置留出拴挂孔眼,有时是把动物卷曲的尾巴妙用于此,以便挂在室内作为装饰、欣赏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