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窦娥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窦娥冤 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 戏曲剧本。元关汉卿(1241?-1324?)撰。四折。 汉卿号一斋,又号已斋叟,或说祁州(今属河北)人,或说解州(今属山西)人,定居大都(今北京),曾官太医院尹。汉卿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淹于词章,且能登台演出。所作杂剧多至六十四种,现存十四种,为我国古代杰出戏剧大师,名播海内外。 《窦娥冤》写于一二九一年以后,为关氏晚年作品,万余字。本事出《汉书·于定国传》及《搜神记》所载东海孝妇事迹,缘元代社会背景而衍饰之。剧叙书生窦天章为进京求取功名,向寡妇蔡婆告贷,蔡索窦女端云为童养媳,改名窦娥,婚后夫死。蔡婆外出讨债,为赛卢医所害,地痞无赖张驴儿父子借口救活蔡婆,白日闯入家门,逼婆媳嫁其父子,蔡婆软弱,嫁之,窦娥不从。 张驴儿下毒欲害蔡婆,反毒死其父,转而嫁祸窦娥,逼她成亲。窦娥抗拒。 因人命案,被官府逼供处死。窦娥负屈衔冤,激烈反抗。 刑前发下三桩“无头愿”:如她屈死,血溅白练,六月飞霜,大旱三年。窦娥之冤,感天动地,果如其言。后其父为廉访使,因女儿魂诉冤情,复审其案,使恶徒伏法,沉冤昭雪。悲剧深刻揭露元代社会和官府之黑暗。成功地塑造出窦娥这一反抗者妇女的光辉形象及其成长过程。她的遭遇是下层人民苦难生活的集中表现,是封建社会残酷现实的真实反映,具有普遍意义。 作者以精练、纯熟、有力的语言和浪漫主义手法描写窦娥的斗争及其感天动地的奇迹,极富感染力。 此剧充分体现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是关氏最成熟的艺术结晶,也是中国古典悲剧第一杰作,对后世影响极大。有《古名家杂剧》本,《酹江集》本,《元曲选》本。后者于三、四折中补充多种曲牌,更具艺术价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