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何家湾越人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何家湾越人墓 春秋墓葬。 位于湘乡市东郊乡长丰村何家湾。1982年发掘3座。 1号墓为带壁龛的上坑竖穴墓。随葬有8件铜器,其中出自壁龛的有铜鼎、缶、削各1件。 铜鼎盖上有一镂空盘状盖纽,表面满饰阴刻重圈纹,盖面中心部位有4个 另三件铜鼎形状大小相近,腹近直,底近平,三长足外撇,三耳立于口沿,微向外移,耳端呈山字形(即牛角形),内侧满饰折曲纹,并有相对的突出圆眼;立耳下部为云雷纹,有平盖。盖与耳接触处凹时,正好嵌合;接近边沿立有3个半圆纽,捉手外饰阴刻雷纹、三角雷纹、蟠蠕纹;三范合铸,底部有三角形铸痕。 2件铜敦上下4个侧垂梯形扒钉扣合,整体球形,接近口部处上下各有一环耳纽,饰浮雕云纹组成的兽面;上部有3个下半节为环、上半节由云纹组成的兽头形纽,下半部有3个镂兽蹄足,膝部和足部由云纹组成兽面。2号墓有头龛,无随葬物。3号墓仅出-铜鼎,腹斜直,底圜近平,三直足,足根微外撇、底部三角铸痕,三足正安于三角铸痕三个顶点处。1、3号墓出土的细长足外撇、底部三角铸痕的铜鼎、削,均系越族青铜器中的典型器物;狭长的墓坑常设壁龛和头龛,是越人墓的特征,故可判断其为春秋晚期越人墓。 但所出兽蹄足鼎、敦、缶,却是典型中原或楚式器,可证接受中原和楚文化因素相当明显,说明春秋晚期楚势力逐渐南下,地处湘中的湘乡,已与楚直接接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