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税收制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税收制度 简称“税制”。 国家征收税款的各种准则和办法的总称。是国家向纳税者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税收制度的主要内容有:税的名称,征税依据,课税对象,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目和税率,纳税环节,纳税纪律,减税和免税范围及幅度,征管方法,税收管理体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统一全国税收,建立新税制,加强税收工作,在1950年1月27日政务院第17次政务会议上通过了《全国税政实施细则》除农业税外全国设14种税。 1953年1月,根据“保证税收,简化税制”的原则,对工商税制作了若干重要修正,工商税收共有12种。1958年9月,本著“基本上在原税负的基础上简化税制”的方针,再度改革工商税制,改为10种税,并统一全国农业税征收制度。 1973年1月,根据“合并税种,简化税制,改革不合理的工商税收制度”的原则,试行新的工商税制,国营企业只交纳一种工商税,集体企业只交纳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1981年9月,国务院批准《关于改革工商税制的设想》,确定了工商税制改革的原则、方案和步骤,我国开始建立涉外税法。 1983年4月27日,国务院批准《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实行利改税第一步改革。1984年10月,实行利改税的第二步改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