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科西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科西克

【生卒】:1926—

【介绍】:

捷克和斯洛伐克哲学家。

曾先后在布拉格、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学习。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捷克和斯洛伐克同东欧其他国家一样,普遍掀起了非斯大林化运动。一些哲学家在大反“教条主义”的口号下,以马克思早期著作为依据,试图把马克思主义人道化和黑格尔化。科西克积极投身这一潮流,他吸收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观点,接受“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政治上、文化上和精神上对它们进行了综合”,于1963年发表了《具体辩证法》一书。

这本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进行了根本性“修正”,从理论上批判了现存社会主义制度,主张实现一种所谓“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因而立刻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内哲学界首先批判了他的“黑格尔化的假唯物主义倾向”,并革除了他的教职,甚至在行动上也受到了限制。

科西克把人的主观性看作辩证法的基础,认为辩证法只是人类劳动活动“在精神上再产生现实的方法”。“具体辩证法”是对未来社会主义作为主体社会而实现之后的事物状态的规划。

在现存社会秩序里,人沦于客体地位,具体辩证法还只是作为一种消极性而存在著。

人要摆脱被动的客体地位而获得解放,使真正具体的辩证法得以实现,就必须在理论上正确理解“总体性”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克服异化现象。在他看来,总体不是全部事实的总和,而是“具体性的实在”,是“进化的和形成中的全部实在”。事物只有在自身这种总体运动中才有意义。

人的认识和劳动尽管改变著存在,但实在不是由人的主体构成的,实在中包括人,它是先于我们知之而存在的。人存在于世界之中,“人和宇宙的关系”远在人们思考它之前就已存在了。所以,总体不仅仅是个方法论或认识论的概念,而且是一个本体论的概念。人类不是总体的中心,但包含在总体之中,人类活动在开发自我潜力和完善总体过程中却起著关键性作用。

可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马克思主义者却曲解马克思的“总体性”概念,把总体看作比日常生活更高的现实,片面强调社会制度的重要性,忽视人的主体地位,褫夺了个人的责任和自由,抹杀了艺术、哲学和文化的重要作用,使人屈从于社会结构。这是一种“虚假的总体性”,是一种“新形式的拜物教”,是对科学技术发展形成的自动化体系使人遭受异化之苦的一种肯定。

个人要摆脱异化,获得自由,“每个个人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养,一定要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靠自己过自己的生活”。科西克的这种观点为一些人摆脱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现存社会主义制度而追求个人绝对自由,提供了一种理论根据。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