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科技鉴定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科技鉴定书 【简介】: 科技成果是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是社会的重要财富。他们的成果包括理论成果、技术成果、阶段性成果。理论成果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新发现,解释客观世界的新理论;技术成果指应用于生产建设并具有一定技术经济意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阶段性成果指重大科研项目的某个研究阶段,取得在生产上有独立使用价值或理论上有突破的成果。使用这些成果前,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鉴定。 鉴定按项目的重要性与涉及面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1)国家级鉴定: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鉴定;特别重大的项目,鉴定后报国务院批准。(2)部级鉴定:由国务院主管部组织鉴定。(3)地方鉴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鉴定,或委托所属科委、有关厅局组织鉴定。(4)基层鉴定:由企业、研究设计机构、学校等基层组织鉴定。 申请鉴定的成果,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达到了计划任务书中(或合同)规定的技术指标,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实践证明可以投入使用,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对于具备这些条件的科技成果,上级主管部门就将安排鉴定计划,组织召开鉴定会。 鉴定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试验方案、技术路线的合理性;实验测试、数据处理、结论推断的严格性;科学技术资料的完整性;达到的指标,与国内外水平的比较;实际应用意义和学术水平;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成果处理的意见。鉴定会的任务是对上述内容作出评价,技术鉴定证书则由组织鉴定的部门审批、颁发。 为了使用推广科技工作者新的科研成果,必须组织带有权威性的鉴定会,而鉴定会对科研成果进行评定后所形成的技术文件,称为技术鉴定证书。其写作: (一)标题 通常有两种,一是“技术鉴定证书”在最上方,鉴定项目在下面(见所附例文),一是二者合并,成为“××技术鉴定证书”形式。 (二)封面 包括技术鉴定证书、编号、项目名词、研究试制单位、组织鉴定单位五项。 (三)正文 内容包括技术规格和简要说明、鉴定意见(这是鉴定证书的核心内容)、组织鉴定单位审查结论、主要技术文件及提供单位、主管部门审查意见、鉴定委员会委员名单。 【范例】: 技术鉴定证书 一、技术规格和简要说明: 针对现场生产中存在的长距离、变孔径、高精度的准直测试问题,研制了GJC-1型校正望远镜,经过大量技术测试和工业性试验,并与德国进口同类型仪器作了实地对比试验,证明仪器的性能是良好的,给国内精密仪器的制造,填补了一个空白。 主要技术规格如下: 测量距离:0-20米 水平、垂直方面测量范围:±1毫米 最小格值:0.001毫米 仪器测量精度±( 其中:n为测量次数 E为测量距离(米) △为在测量时时测量微器的读数值对于测量范围中心偏差(毫米) 主机尺寸:(长×宽×高)375×138×320毫米 主机重量:10公斤 仪器应在良好的环境下使用。 二、鉴定意见 1.仪器具有测量精度高,用途广,测量方法简易,读数直观,适用于制造和修理行业。 2.仪器在精度上符合设计要求,是一种良好的准直仪器。 3.对仪器的几条改进意见: (1)应加配五角棱鉴等附件,扩大使用范围。 (2)增添双刻线标靶。 (3)为利于粗调找正,光源设计要进一步修改。 (4)测微千分尺要进一步改进。 4.根据上述意见,为满足生产需要,建议安排在江苏省常州市卫东光学仪器厂进行小批量生产。 三、组织鉴定单位审查结论: 同意鉴定意见,可以进行小批量生产。 四、主要技术文件及提供单位: 1.GJC-1型校正望远镜设计总结 铁道部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 天津大学 江苏省常州市卫东光学仪器厂 2.GJC-1型校正望远镜全套设计图纸 铁道部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 3.GJC-1型校正望远镜试制总结 江苏省常州市卫东光学仪器厂 铁道部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 4.GJC-1型校正望远镜质量分析报告 铁道部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 江苏省常州市卫东光学仪器厂 5.GJC-1型校正望远镜技术条件 江苏省常州市卫东光学仪器厂 6.GJC-1型校正望远镜说明书 江苏省常州市卫东光学仪器厂 五、主管部、委、总局审查意见:(略) 六、鉴定组成员:(略) 技术鉴定证书 编号:省鉴字005号 项目名称:陕西省宏观工业数据库 项目承担单位:陕西省计委电子计算中心 陕西省统计局工交处 组织鉴定单位:陕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 鉴定级别:省级 鉴定日期:1987年4月28日 (以上是封面内容。以下是内页正文。) 一、内容简介: 为了长期、有效、科学、系统地保存陕西工业统计信息,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其使用水平,促进陕西省工业经济的发展,研制成功了“陕西宏观工业数据库,”并已正式投入使用。 该库由以下5个子库组成: 1.由全省12000多个工业企业资料组成的微观工业企业基层资料子库。 2.由全省省级、10个地(市)级、106个县(区)级及在陕国防军工系统的综合资料组成的宏观综合资料子库。 3.由选取的1949年至2040年全省工业最常用的10项主要经济指标资料组成的宏观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历史资料子库。 4.由选取的1949年至2040年全省200多种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资料组成的宏观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历史资料子库。 5.由1985年至1990年全省省级、10个地(市)级及在陕国防军工系统的主要综合资料组成的宏观“七.五”计划综合资料子库。 其中:第1、第2两个子库的数据资料每年全部更新保存最新资料信息。其余子库随著时间的推移,工业生产的发展变化,逐年扩充有关资料信息。 上述五个子库现已存储了陕西省自1949年建国以来全部主要工业统计信息,约有1.3亿数据量,构成了一个大规模的动态实用工业数据库。 为了保证该数据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和四级密码制度。 为了便于有关领导部门使用,已经使用COBOL语言研制成功汉字联机查询应用系统。用它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从该数据库调取任何有关资料,并可用汉字屏幕进行显示,需要时还可将有关信息汉字打印输出。 该数据库还可以使用COBOL、FORTRAN、BASIC、PL/IRPGⅡ和汇编等6种计算机语言编程序调用DBMS的管理模快DATBAS,从该数据库中提取有关资料进行各种处理,满足各有关方面的不同需求。使用这种方法,已为省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了多种急需的资料。 二、鉴定意见 “陕西宏观工业数据库”鉴定会评审意见 “陕西宏观工业数据库”鉴定会于1987年4月28日在省科委的主持下进行,会上鉴定委员会成员听取了“陕西宏观工业数据库”技术报告,并经过测试、讨论一致认为: (一)“陕西宏观工业数据库”应用现代化的数据库技术,将全省的工业统计资料科学、系统、有效地加以开发利用,更好地为省政府各有关部门服务,这对提高全省工业统计信息的使用水平,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推动统计工作的改革均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二)“陕西宏观工业数据库”由五个子库约1.3亿字符的工业数据组成,是一个大规模的动态实用数据库。它的研制成功是电子计算机专业人员同统计专业人员密切配合,采用了正确的数据库设计方法,设计了数据库的问答式汉字屏幕、四级保密,对信息的选取和存贮作了仔细考虑的结果。它满足了数据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方便的要求。 (三)经对“陕西宏观工业数据库”的全面测试,其功能齐全、正确,运行正常。 (四)“陕西宏观工业数据库”在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内和统计系统内是一个实用的数据库系统,它的建立在国内是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主要技术文件及提供单位 1.陕西宏观工业数据库研制报告 陕西省计委电子计算中心 2.陕西宏观工业数据库技术报告 陕西省计委电子计算中心 3.陕西宏观工业数据操作使用说明书 陕西省计委电子计算中心 4.陕西宏观工业数据库简介 陕西省计委电子计算中心 5.陕西宏观工业数据库的经济意义 陕西省统计局工交处 四、组织鉴定单位审查意见 同意专家鉴定意见,请进一步尽快推广使用。 五、鉴定委员会成员名单:(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