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排斥法自废蜜中回收糖分
将游离与非游离溶质分开称为离子排斥。 这是一种利用碱金属阳离子交换树脂,基于下述两种作用而分离废蜜中的糖分和非糖分。 (1)离子排斥效应:由于树脂上的电荷,游离物质如灰分被排斥在树脂外;而非游离物质,如糖分则能自由出入多孔性的树脂内。 (2)分子筛分效应:基于各种分子同树脂内空穴的亲和力不同而分离大分子及小分子的非游离溶质。 这一方法已于1976年前试用于生产,获得成效,主要生产过程为: 废蜜的稀释; 稀释蜜的过滤; 交换柱中蜜中组成的分离; 糖分部分及非糖分部分的蒸发; 糖分部分的进一步加工; 图7-29为生产流程图。 稀释的废蜜自分离柱顶部引入,柱内充满在水中悬浮的交换剂。当废蜜液侵入树脂内后,通入洗液(蒸发罐凝结水);按下列顺序流出洗脱液(B=干固物%,P=纯度%): 非糖分部分(B=6~9%,P=5~30%) 第一回流部分(B=10~20%,P=58~68%) 糖分部分(B=15~20%,P=90~96%) 第二回流部分(B=10~20%,P=58~68%) 试生产的结果为:废蜜中糖分回收率可达86.6%(详见表7-62)。 表7-62 六种方法的糖分回收及损失对比  注:稀汁脱盐法的处理稀汁量为50% 本法的优缺点见下表。 表7-71 离子排斥法自废蜜中回收糖分的优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