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楚墓
战国墓葬。 位于慈利县城关镇石板村。1987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县文管所在此发掘墓葬20余座。第36号墓规模最大。 该墓葬具为一椁一棺。棺为长方形弧形悬底,其形制在湖南楚墓中为数不多,时代偏早。随葬铜器中有铜鼎、钲、镜、剑、铍、戈、矛、镞;陶器有鼎、敦、壶、缶、盘、勺、斗、匜;漆木器有奁、篦、镇墓兽、瑟等。 另有大批竹简。铜镜为正方形,质薄,桥形纽,背面髹黑漆,漆上朱绘粗细线方格纹。 铍为积竹柄,用金黄和朱红两色彩绘卷云纹;铍身断而为扁菱形,有脊;茎内收呈长方条形,外套秘,柲上端套一带状椭圆形箍,整体形状为挟积竹柄的长剑。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载,隆虑候周 “以卒从起 ,以连敖入汉,以长铍都尉击项羽,有功,侯”。 可证铍是战国至秦汉重要的兵器。出上的戈保留有秘、鐏等部件。 积竹秘全长156厘米,以扁菱形木条作心,外用20余根窄薄竹片包裹,缠细线,外髹黑漆,分段彩绘回形纹带和由云纹、几何纹组成的变形鸟兽纹,十分华丽。该墓时代为战国中期,出土的漆绘铜镜和铜铍,在湖南均为首次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