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之臣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春秋时附庸于大国的小国称社稷之臣。也指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出处] 《论语·季氏》:“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功能、例句] ❶ 作宾语。《三国演义》二〇回:“后得曹操,以为社稷之臣;不意专国弄权,擅作威福。” ❷ 作谓语。《史记·项羽本纪》:“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同义] 社稷之器 栋梁之才 经国之才 [反义] 碌碌庸才 乱臣贼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