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社会动力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社会动力学 【释文】: 亦称“社会动学”或“社会变动学”。 是研究社会有机体发展进步和变化形式,探求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19世纪中叶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提出来。 孔德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们的道德和智力。他把人类智力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神学阶段(以神的意志说明万物)、形而上学阶段(从抽象力中寻求事物的解释)、科学阶段或实证阶段(研究现象间的相互关系,依靠精确的观察假设、实验,得出“实证的”科学)。 与此相适应,人类社会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和历史时期:远古时代的神学阶段、中世纪以来的形而上学阶段和18与19世纪之交开始进入的科学阶段。社会动力学与社会静力学互为补充,构成了孔德社会学的主要内容。和孔德一样,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和德国社会学家舍费尔把社会学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部分。斯宾塞把社会看成是由同质向异质的发展。舍费尔在《社会的构成与生活》一书中,将社会的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城市居民的都市团体、地区共同团体、国民共同团体等五个阶段,并从个人或集体的生存竞争及自然淘汰中寻求社会的动力。 社会动力学在研究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方面有很大进步,但由于受到时代、阶级和思想的局限,其不足也是自然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