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贤下士
[结构] 并列式。 [释义] 尊重有才德的人,有礼貌地对待有识之士。现泛指尊重人才。 礼:以礼对待。贤:有道德的人,有才能的人。下:谦恭。士:旧指有才能的人。 [出处] 《孟子·尽心下》:“岂谓是与?……”汉·赵岐注:“谓王不礼贤下士。”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一五回:“原来孙策自父丧之后,退居江南,礼贤下士。” ❷ 作定语。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四回:“我今天看见了一个礼贤下士的大人先生,在今世只怕是要算绝少的了!” [同义] 敬贤礼士 求贤用士 三顾茅庐 [反义] 盛气凌人 目中无人 嫉贤妒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