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石龙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石龙胆 【概况】: 异名 蓝花地丁、紫花地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鬼点灯、六月绿花草(《四川中药志》),米布带(《常用中草药治疗手册》)。 基源 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鳞叶龙胆的全草。龙胆属全世界约400种,中国约247种。 原植物 鳞叶龙胆Gentiana squarrosa Ledeb.,又名鳞片龙胆(《东北植物检索表》)。 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8cm。茎黄绿色或紫红色,自基部起多分枝,斜升。叶先端钝圆或急尖、具短小尖头,基部渐狭,叶柄白色膜质,边缘具短睫毛;基生叶大,卵形,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0mm,宽5~9mm;茎生叶小,倒卵状匙形或匙形,长4~7mm,宽1.7~3mm。花多数,单生于小枝顶端;花梗黄绿色或紫红色,长2~8mm;花萼倒锥状筒形,长5~8mm,萼筒常具白色膜质和绿色叶质相间的宽条纹,裂片绿色,卵圆形或卵形,长1.5~2mm,先端钝圆或钝,具短小尖头,基部圆形;花冠蓝色,筒状漏斗形,长7~10mm,裂片卵状三角形,长1.5~2mm,先端钝,无小尖头;雄蕊著生于冠筒中部,花丝丝状,长2~3.5mm,花药矩圆形,长0.7~1mm;子房宽椭圆形,长2~3.5mm,先端钝圆,花柱柱状,连柱头长1~1.5mm,柱头2裂。蒴果外露,倒卵状矩圆形,长3.5~5.5mm,先端圆形,有宽翅,两侧边缘有狭翅;种子黑褐色,椭圆形或矩圆形,长0.8~1mm,表面有白色光亮的细网纹。花果期4~9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395页.图4743)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山谷、山顶、干草原、河滩、荒地、路边、灌丛中及高山草甸。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除西藏)。 。【生药】: 采集 春末夏初采收已开花的全草,晒干或鲜用。 贮藏 置干燥处。 【药性】: 性味 苦、辛,寒。 功效 清热解毒。 主治 肠痈,疔疮,痈肿,瘰疬,目赤肿痛。 ❶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凉解毒。治一切恶疮,疔肿,瘰疬,无名肿毒及火眼。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2g(鲜品15~30g)。外用: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痈疽已溃及虚寒者忌用。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四川中药志》:“治瘰疬疔疮,发背诸肿:石龙胆,白蒺藜。为末,油调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