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人干缺
眼科病名。 指瞳神失去正圆形、偏缺参差不齐。见《世医得效方》卷16。又名瞳神干缺、瞳神缺陷、瞳人干缺外障。即虹膜后粘连。 本病系瞳神紧小之重症,或因失治后黄仁与其后睛珠粘著所致。症见瞳神干缺之形状,因黄仁与睛珠粘著的多少及部位不同而各异,可一方或数方,乃至全部粘完,有如梅花、锯齿等形。重者瞳神全部粘定缩小,日久清莹之瞳神可为白色或黄色之膜障内遮,视力锐减而失明。亦可因粘著范围较广,阻碍神水外出,黄仁隆起如弓形,致眼珠胀痛,病势如绿风内障。 内治:肝胆火盛者,宜清泻肝胆实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青葙子、夏枯草。肝胆余火未尽者,治宜清解肝胆余热,方用泻肝散加减。 若病久肝肾阴亏者,治宜滋阴明目,方用杞菊地黄丸。外治:见瞳神缩小条。 若病久瞳神为膜障内遮,或因黄仁与睛珠粘著,阻碍神水外达而致目珠胀急者,均可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