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眼镜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眼镜蛇 中药名。 见《广西中药志》。别名:膨颈蛇,蝙蝠蛇,五毒蛇,吹风蛇。为眼镜蛇Naja naja(L.)科动物眼镜蛇除去内脏的全体。全长约120厘米。头不甚大。颈部间的肋骨能运动,使颈部骤然膨大。 吻鳞的宽比高大1/2倍。鼻间鳞与眼前鳞不相接。颊鳞缺如。全体颜色和花纹有很多变异。典型的在颈的背面有白色或淡黄色眼镜状斑纹;体背的颜色有棕褐、灰黑以至深黑色等;背及尾部具有狭窄的白色或淡黄色环纹15~16个。腹面呈灰白或灰黑色,其中或杂有微小的黑点。 栖于平原及丘陵地带,多见于村庄附近。分布浙江、福建等地。立冬前后捕捉。捕得后,剖腹,除去内脏及牙齿,拭净,烘干。 味甘咸,性温,有毒。入肝、肾二经。 通经络,祛风湿。治风湿关节痛,脚气。内服:浸酒(蛇0.5斤浸酒3斤)。 眼镜蛇蛇毒主要为神经毒,并有溶血作用。药理研究表明: ❷ 对循环系统的毒性:呼吸麻痹虽然是眼镜蛇科毒蛇咬伤致死的首发原因,但是轻度中毒病人或呼吸尚未遭受抑制以前,大多数病人已呈现心肌损害和心肌炎的心电图变化。 重要的有卵磷脂酶,它可引起溶血、组织胺的释放,侵犯毛细血管壁细胞引起肺出血及心室纤维震颤至强直收缩,直接伤害神经系统等;蛋白质分解酶,可损害血管壁引起严重出血,组织破坏,甚至引起骨组织的坏死。同时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并能影响神经功能。 蛇毒有镇痛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