眐眐以寄独兮,汩徂往而不归。
【集校】: 洪兴祖: 眐眐以寄独兮,汩徂往而不归。 朱熹:魂眐眐以 独兮,汩徂徃而不归。校语:眐,音征,从目。 眐,独视也。一作聇,从耳,独行也。 黄省曾: 聇聇以 独兮,汩徂徃而不归。[按,各本偏旁“目”、“耳”多混。洪本、朱本,从注及校文来看,都作从“目”之“眐”。黄本无校语,注云:“独行貌也”,黄本当作从“耳”之“聇”。 ] 明繙宋本:同洪本。 朱多煃、庄允益:同黄本。 。【集释】: 王逸:聇聇,独行貌也。 言我 神聇聇独行, 居而处,汨然遂徃而不还也。 洪兴祖:眐,音征,从目。眐眩,独视也。《博雅》云:眐眐,行也。 其字从耳。汨,于笔切。 潘啸龙:眐眐(zhēng蒸),独视貌,或曰独行貌。寄独,寄于孤独之身。 徂,往,去。 何剑熏:今本《广雅·释训》作“眐眐”,从“目”,不从“耳”,与洪所见本异。《广雅》虽训“眐眐”爲“行”,乃本王逸此《注》,特删去一“独”字。欲引《广雅》证此,是犹引王逸以释王逸也。 他书无见训“眐眐”爲“行”,故不可取。余谓此“眐眐”与“营营”、“茕茕”并同,当释爲“独貌”。(毛苌《诗·青蝇传》释“营营”爲“往来”,乃别一义。 )现王逸训“眐眐”爲“独行”,洪兴祖释“眐眩”爲“独视”,则“眐”确有“独”义。 “寄”,王逸如字释,非。“寄独”连言,不词之甚,故“寄”爲“奇”字之声误。 “奇”,单也。与“独”义仍。 “眐眐”则“奇独”之状词也。 汤炳正:徂,行。 《九章·怀沙》:“汩徂南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