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目不识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目不识丁 比喻人不识字或没有学问的典故。 典出《旧唐书·卷一二九·张弘靖传》:“又(韦)雍等诟责吏卒,多以反虏名之,谓军士曰:‘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后世有学者认为,“丁”为“个”之误)字。’”大意是说,唐朝的韦雍等人常责骂军卒,还嘲笑他们说:“现在天下太平,不用打仗了,你们虽然有些大力气,终究是无用之辈,还不如识几个字。”“丁”是一个很简单容易认的字,所以此后人们便用“目不识丁”、“丁字不识”、“一丁不识”、“不识丁”等形容一个大字也不认识的人。如杨涟《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疏》:“浩敕之馆,目不识丁。”陆游《书生叹》:“又不见垄头男子手把锄,丁字不识称农夫。”吴编修《八声甘州·吴编修解任》:“叹从前眼底,一丁不识,四海曾空。”杨静亭《都门杂咏·看京报》:“惟恐人疑不识丁,日来送报壮门庭。”也可用来形容没有学问。 如平步清《霞外捃屑》卷七:“要录文府之属,巨细大小,见于《梁录》、《隋志》者,亦数十家。而云古无类书,此真一丁不识之无知妄作也矣。 ”也用作“莫识一丁”,多作反语或愤激之辞。如陆游《杂感十首》(其二):“劝君莫识一丁字,此事从来误几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