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益母草(图249)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益母草(图249)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的干燥地上部分。原植物系一或二年生草本,均为野生,多生长于山林及田野间。商品用的益母草,花为紫红色。另有一种开白色花的益母草,习惯上多不供药用。 【性状鉴别】 茎呈方柱形,四面凹下有纵沟,长30~60cm,直径2~8mm。表面淡黄绿色,密生茸毛。体轻质韧,断面中部有髓。叶交互对生,叶片多卷皱破碎,完整者下部叶为掌状3裂,上部叶羽状深裂或浅裂成3片,裂片全缘或具少数锯齿,均有叶柄;顶部叶呈长椭圆形至线形,近于无柄;叶片两面均密被细茸毛。茎上部腋生轮伞花序,花小,花冠二唇形,粉紫色,花萼筒状。有青草气,味甘微苦。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迅速洗净。 (二)切制 迅速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三)炮炙 1.酒制 (1)取益母草段,喷洒黄酒拌匀,焖至润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每100kg益母草段,用黄酒15kg。 (2)取益母草加黄酒蒸至上大气为度。每100kg益母草,用黄酒30kg。 2.盐、姜、酒、醋制 取益母草段片,每500g加入盐、醋、姜、酒混合液120g(2%盐水30g,醋30g,生姜汁30g,酒30g)或仅用姜、酒液,拌匀吸尽后,蒸2小时,晒干。 【性味归经功效】 微寒、苦、辛。归肝、心、膀胱经。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应用】 1.月经不调,少腹胀痛,血瘀不孕、产后恶露不尽等证 本品辛散苦泄,通经利水,为妇科良药,多用于妇女经行不畅,经前及产后瘀血腹痛等。治疗月经不调,常与赤芍、当归、木香等配伍,如益母丸;亦可单味熬膏服。治疗少腹胀痛、血瘀不孕,可与川芎、香附等配伍。治疗产后恶露不尽,可与蒲黄等配伍。 2.水肿、小便不利 本品有消肿利尿的作用,尤对水瘀互结的水肿为适宜。可单味用,亦可与泽兰、白茅根、车前子等配伍。 3.皮肤痒疹,疮痈肿毒等证 本品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近代用之治疗冠心病,亦有一定的作用。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10~30g。或熬膏入丸剂。外用捣敷或煎水外洗。 孕妇忌服,血虚无瘀血慎用。 【备注】 《本草纲目》:“活血、破血、调经、解毒。治胎漏,产难,胎衣不下,血晕,血风,血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疳、痢、痔疾,打扑内损瘀血,大便、小便不通。” 本品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等多种生物碱及苯甲酸,多量氯化钾、月桂酸,维生素及兰香苷等黄酮类物质。对多种动物离体、在体、未孕、已孕或产后子宫均呈明显兴奋作用,使子宫的收缩,紧张度增加;能改善微循环,减慢心率,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亦有利尿功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