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讽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讽谕

指对不合理事物不正面直言,而以微词托意,冀统治者闻而知改。

班固《两都赋序》:“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汉书·艺文志》亦有“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宏衍之词,没其讽谕之意”。讽谕之讽,古同“风”字。《毛诗序》云:“风,风也”,这第二个“风”字,即“讽”。

汉代著作中,多以“风”或“讽”代讽谕。

按“风”字有二义:一为“微动若风,言出而过改,犹风行而草偃”(孔颖达《毛诗注疏》);一指不用正言,以微词托意。《毛诗序》谓“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谲谏”谓以微言托意而谏,即要求用恰当的比兴手法,因为这是“刺”诗。刘勰有“讽兼比兴”(《文心雕龙·比兴》)的话,也看到了这个特点。把讽谕之说系统化并加以发展的是白居易。讽谕之义,本不限于诗,而白居易则专用于诗。他把自己所写有讽谏之义的诗称为“讽谕诗”。这些诗具有“主文而谲谏”“美刺比兴”的特点,有较强的人民性,不但在当时成就高,对后来影响也大。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