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马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马论 《公孙龙子》中的篇目。 该篇主要论述公孙龙子的成名论题:“白马非马”。《迹府篇》也说:“龙之所以为名者,乃以白马之论尔!”后人大都以“白马非马”一说作为名家的代表论题,可见此论在公孙龙学说乃至名家思想中的地位。 本篇以客问主答的形式,从形色、逻辑称谓结构的差异以及指云事实的语句与指云概念的语句之间的关系、性质与意义的关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关于“白马非马”的思想。公孙龙根据“唯乎其彼此”的正名原则,以“实以实其所实而不旷”为前提,提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 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进而,以“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为论据,认为“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 ”“白马”与“马”两概念的差异在于:“使白马乃马也,是所求一也。所求一者,白者不异马也。所求不异,如黄、黑马有可有不可,何也?可与不可,其相非明。”因而,“以有白马谓有马,谓有白马谓有黄马,可乎?未可。”“白马”与“马”两概念的外延是不同的。“白马非马”的论辩对先秦名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人们对此说的评价历来不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