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棠子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棠子树 【概况】: 异名 细亚锡饭(《植物名实图考》),小叶鸦鹊饭(《新华本草纲要》)、小叶紫珠(《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紫珠(安徽),紫珠草(江西)。 基源 为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白棠子树的根、枝叶及果实。 原植物 白棠子树Callicarpa dichotoma(Lour.)K.Koch.(Porphyra dichotoma Lour.;Callicarpa purpurea Juss.;C.gracilis Sieb.et Zucc.),又名珍珠风(安徽、广东),小米干饭(山东),大叶毛将军(福建),毛毛茶(广西)。 历史 本种在现代植物分类学书籍中,均以白棠子树为名,并称该名源于《救荒本草》,但据《新华本草纲要》载:《救荒本草》所载白棠子树的文及图应为胡颓子科植物而非本种。 形态 小灌木,多分枝,高1~3m。 嫩枝具星状毛。单叶对生;具短柄,长约5mm;叶片倒卵形或宽披针形,长2~6cm,宽1~3cm,基部楔形,叶缘上半部具少数粗锯齿,背面密生细小黄色腺点;侧脉5~6对。 聚伞花序著生于叶腋上部,花序梗长约1cm,2~3次分歧,具线形苞片;花萼杯状,无毛,顶端微有4齿或近截头状;花冠紫色,长1.5~2mm,二唇形;花丝长于花冠,花药卵形,药室纵裂;子房具黄色腺点。果球形,径约2mm,熟时紫色。花期5~6月,果期6~11。(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586页,图5126)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低山丘陵灌丛中。分布于华东及河北、广东、广西、贵州。日本、越南也有分布。 。【药性】:性味 苦、涩,凉。 ❶ 《广西本草选编》:“微涩,平。” 功效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主治 衄血,咯血,吐血,崩漏,便血,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牙疳,跌打肿痛,外伤出血,疮疖痈肿,烧伤。 ❶ 《江西草医草药》:“治感冒,跌打损伤,气血瘀滞,妇女闭经,外伤肿痛。” ” ”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肺结核咯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白棠子树叶、白及2味等量研末,每服6g,日服3次。”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