瘰疬
语出《灵枢·寒热简》。 主要指颈部淋巴结结核。又名“疬子颈”、“颈疬”,或“鼠疮”。小者为“瘰”,大者为“疬”。多发于颈部及耳的前后,病变可限于一侧,也可两侧同时发病,也有延及颌下、胸锁乳突肌前后和腋下等处的。 以其形状累累如珠,历历可数,故名。病因肺肾阴虚,虚火内灼成痰,痰火结于颈项所致。 多见于体弱的儿童。临床表现:初期一个或数个大小如豆粒的结块,以后渐大。 其数增多,连接三五个,甚至十余个。皮色不变,按之坚硬,推之能动,不作寒热,也不觉痛,日久微觉疼痛,结块互相成片,其块推之不动,将溃时皮色渐红,质地较软,破溃后脓稀薄如痰,或如豆汁,久不收口,可形成窦道或瘘管,故又名“鼠瘘”。 由于病因、部位不同,有“痰瘰”、“湿瘰”、“气疬”、“筋疬”等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