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疖 疖是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是单个毛囊及其附属皮脂腺感染化脓所致,相当于中医“暑疖”、“颜面疔疮”范畴。 〔病因病理〕 本病大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自毛囊或汗腺侵入所引发,症状较轻浅。生于颜面部疖,如处理不当,可经内眦静脉和眼静脉、冀静脉丛进入颅内海绵窦引起颅内感染,危及生命。 中医认为疖多感受暑湿热之毒,蕴蒸肌肤,或抓破皮肤染毒所致。或因嗜食辛辣、厚味,脏腑蕴毒,火毒结聚所致。正气不足,易于发病。 〔诊断要点〕 1.好发于毛囊及皮脂腺较多的部位。局部红肿,热痛。 2.初起疖肿局限,可有脓头,溃后即愈。病变范围约3.0cm左右。 3.一般无全身症状,重者可发热、寒战,化验血象增高。 4.颜面部疖症状可较重。 〔鉴别诊断〕 1.囊肿样痤疮:多发于青春期。好发于颜面、背部。初起时为坚实丘疹,可挤出白色粉样物质,因反复发作,可形成疤痕。 2.痈:起初两者相似,肿势逐渐扩大,上有多个粟粒状脓头,伴明显全身症状。发于皮肤坚实部位。 〔辨证分型要点〕 1.暑湿侵淫:夏秋季节发病,以小儿及孕妇多见。根脚浅,肿势局限,可伴有轻微发热、纳差、小便短赤、大便干、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 2.热毒蕴结:患处高突,灼热疼痛,伴有发热、口干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3.火毒炽盛:局部红肿,根部坚硬,灼热、疼痛,伴发热、口干渴、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4.热盛酿脓:局部肿痛较重,顶高中软,根脚收束,按之应指,脓头溃破、壮热、口干渴、舌红苔黄、脉数。 5.热入营血:根脚塌陷,肿势散漫,高热、头痛、烦躁口渴、甚至恶心、神昏、谵妄、舌红、苔黄糙、脉数。 6.余热伤阴:脓栓已溃,肿势消退,热退身凉,口干、纳差、舌红少津、苔薄黄或无苔、脉细数。 〔治疗〕 一、中医治疗 (一)证型论治 1.暑湿浸淫。 〔治法〕清暑利湿,解毒。 〔方药〕清暑汤加减。 金银花30g 连翘20g 滑石15g 泽泻20g 车前15g 竹叶15g 花粉15g 甘草10g 〔加减〕大便干结,加大黄10g;小便短赤,加猪苓15g;纳差,加白术15g,焦三仙15g。 2.热毒蕴结。 〔治法〕清热解毒,泻火。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 金银花30g 连翘20g 蒲公英30g 紫花地丁15g 当归15g 野菊花30g 穿山甲15g 白芷15g 赤芍15g 甘草10g 〔加减〕壮热,加黄连15g,栀子15g;小便短赤,加泽泻20g,茯苓30g。 3.火毒炽盛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 黄连10g 黄柏15g 黄芩10g 栀子15g 金银花30g 野菊花30g 蒲公英30g 地丁15g 甘草10g 〔加减法〕壮热口渴,加石膏15g。 4.热盛酿脓。 〔治法〕清热解毒,透脓。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金银花30g 蒲公英30g 紫花地丁15g 当归15g 皂刺15g 穿山甲25g 白芷10g 乳没各10g 连翘10g 赤芍15g 甘草10g 〔加减〕壮热,加石膏15g,知母15g;气虚,加黄芪30g。 5.热入营血。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清营汤。 黄连15g 黄柏15g 栀子15g 黄芩15g 玄参15g 犀角1.2g(研末冲服) 生地15g 连翘15g 竹叶15g 丹皮15g 麦冬15g 蒲公英30g 金银花30g 〔加减〕神昏,加安宫牛黄丸;便秘,加大黄10g。 6.余热伤阴。 〔治法〕滋阴清热解毒。 〔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 石膏15g 竹叶15g 孩儿参30g 石斛15g 麦冬15g 黄连15g 沙参15g 金银花30g 甘草10g 〔加减〕纳差,加陈皮15g,焦三仙各15g;神疲,加茯苓30g,党参30g。 (二)内服中成药 1.复方热毒清片(宫劳片),4片/次,3次/日; 2.犀黄丸,3g/次,2次/日; 3.清热化毒丸,2丸/次,3次/日。 (三)外治疗法 1.初期:宜消散箍围。 (1)金黄散、玉露散外敷; (2)水调散外敷(黄柏、煅石膏研末); (3)蒲公英、野菊花捣烂外敷。 2.中期:宜提毒祛腐。 (1)金黄散、玉露膏外敷; (2)黄柏、煅石膏研末油调外敷; (3)成脓可切开; (4)脓出不畅可行药线引流。 3.后期:宜祛腐生肌。 (1)脓腐未尽,一散膏掺九一丹外敷; (2)肉色新鲜,生肌散,一效散外敷。 (四)单方验方 1.金银花30g,蒲公英20g,甘草10g煎汤代茶饮; 2.马齿苋、地丁捣烂外敷。 二、西医治疗 (一)抗炎治疗 一般症状轻浅者,以局部治疗为主。若有明显全身症状,可选用青霉素、红霉素静点或阿莫西林、头孢拉啶口服。 若颜面部疖合并脓毒血症,宜选用足量、有效抗生素,如头孢类、喹诺酮类抗生素。 (二)局部治疗 1.初期:热敷或用2%碘酒消毒,亦可用红外线、超短波照射。 2.中期:切开。 3.后期:无菌换药。 〔调护与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 2.忌辛辣厚味、醇酒、炙煿之品,病后饮食宜清淡。 3.忌火炙。 4.忌搔抓、挤压、过早切开。 〔现代研究〕 以紫草、金银花为主药研制的紫金油,具有祛腐提毒、生肌收口之功,适用于疖溃破及收口期,效果颇佳。金银花体外抑菌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紫草对大肠杆菌、流感病毒亦有明显抑制作用,二药合用,增强药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