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唐天竺使出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唐天竺使出铭 大唐天竺使出铭唐代崖刻。在今西藏吉隆县境内。汉字,楷书,竖写。面积长约1米,高约70厘米。系唐显庆初年使臣出使印度经由该地时所刻。全文约120字,部分字迹已残缺,但大部分仍清晰可辨。其大意为: 今有唐朝官员率朝内官家子弟一行奉令出使天竺。途历千辛万苦,方从长安到达此地,吉隆山水之美令人赞叹,留下石刻以为纪云云。此崖刻是目前西藏境内年代最早的汉文石刻,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 薛收碑 尉迟恭碑 ☛ 大唐天竺使出铭 大唐天竺使出铭唐代崖刻。在今西藏吉隆县境内。汉字,楷书,竖写。面积长约1米,高约70厘米。系唐显庆初年使臣出使印度经由该地时所刻。全文约120字,部分字迹已残缺,但大部分仍清晰可辨。其大意为: 今有唐朝官员率朝内官家子弟一行奉令出使天竺。途历千辛万苦,方从长安到达此地,吉隆山水之美令人赞叹,留下石刻以为纪云云。此崖刻是目前西藏境内年代最早的汉文石刻,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 薛收碑 尉迟恭碑 ☛ 大唐天竺使出铭 大唐天竺使出铭位于阿瓦呷英山谷,刻于谷中崖壁。宽约81厘米,高约53厘米,汉字楷书。刻石下部因修水渠已残缺,现存24行,共222字,中有阴线细刻方格,字迹一部分已漫漶,文意仍可解读。文首有“维大唐显庆三年,大唐驭天下之……”字样,知为唐高宗显庆三年(658)所刻,距今已一千三百多年。铭文内容记述唐朝使者一行十数人从关内出发,历经一年多的栉风沐雨,越雪山,过栈道,经吉隆出使天竺的情形。文中感慨征程之艰险、边疆风光之壮丽、大唐国势之强盛,字里行间充满豪情壮志。铭文上方有横排篆书题额:“大唐天竺使出铭”,每字约五厘米见方。这一摩崖石刻,早于拉萨大昭寺前《唐蕃舅甥会盟碑》165年,为西藏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摩崖石刻,对研究唐代中原与西藏地区及其与印度交通史等问题具有很高的价值,弄清了唐朝通往尼泊尔、印度道路的走向,也是汉藏民族之间悠久文化联系和团结的历史见证。藏族人民把这刻有汉字的刻石当作“神石”,顶礼膜拜,怀着非常崇敬的心情供祭酥油和象征对天、地、人三界表示崇奉的风马旗,至今崖面文字刻痕中仍涂有厚厚的酥油。崖谷有水色清澈的鲁玛满久小溪,溪边绿草茸茸,盛开着一簇簇浅红、淡蓝的小花,景色颇美。 ☚ 6. 吉隆县 四、昌都、林芝旅游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