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番学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番学堂 清光绪年间于台湾创立的新式学校。初办于光绪十二年(1886),台湾省首任巡抚刘铭传创办“南仔脚番学堂”,招收高山族学童20余名,未及一年,学堂废;十四年(1888),又创“宜兰破布乌庄番学堂”,复废于洪水侵袭。十六年(1890)三月六日,“番学堂”在今台北城东门天后宫二廊正式创立,以培养新式土著人材为宗旨,主要招收北部大溪、屈尺、马武督等地“番社”头目及“有力人士”之子弟,年龄在10岁至16岁之间。首届招生20人,次年又招生10人。学制3年。主要学习汉文、算术、官话、台语,“起居礼仪,悉仿汉制”,聘请有新思想新知识的汉族人士任教,规定每3天师生走出校门,“以与汉人晋接”(连横:《台湾通史》)。后因管理不善,又受刘铭传辞职波及,遂于1892年告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