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蛇添足
[结构] 连动式。 [释义] 画好了蛇,又给添上脚。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出处] 《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一一〇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 李英儒《女游击队长》:“好事做过了头,也变成麻烦,这位特别热心的日本官员,画蛇添足,节外生枝,坚持要送他们上火车。” ❷ 作状语。老舍《四世同堂》:“这些,他觉得已经够对得起钱家的了,不能再画蛇添足的作些什么特别的事。” [附条] ❶ “画蛇著足”。唐·韩愈《感春四首(其四)》。 ❷ “为蛇画足”。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❸ “蛇足”。《红楼梦》七八回。 [同义] 多此一举 弄巧成拙 适得其反 [反义] 惟妙惟肖 画龙点睛 恰到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