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生产规模指数法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生产规模指数法 即0.6指数法,可行性研究中估算设备投资的一种方法。 进行可行性研究时,要求对投资作出准确的计算,生产规模指数法就是其中采用比较普遍的一种。这种方法是利用已知的投资指标来概略地估算同类型但不同规模的工厂或设备的投资额。其计算公式为: r=a·xn 式中,r为要求得的设备投资;a为已知的设备投资;x为规模的倍数;n为指数。 当x1为第一种规模,x2为第二种规模时,则r1为第一种规模的设备投资,r2为第二种规模设备投资,则有:
在借助增加装置的尺寸达到扩大生产规模时,n=0.6—0.7。 在借助增加装置的数量达到扩大再生产能力时,n=0.8—1.0。 试验性生产工厂和高温、高压的工业性生产工厂为n=0.3——0.5。 以上这些指数,不适用于规模扩大在50倍以上的工厂。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对投资进行毛估,方法中的系数根据企业的性质和具体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变化,不能机械地套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