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杀身成仁 60278名
shāshēnchéngrén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为了成全仁义,可以牺牲生命。后泛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身:自己。仁:儒家提倡的最高道德准则。为了成全仁德,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现在指为了维护正义的事业,可以牺牲生命。 【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必要时,对于多数共产党员来说,是被视为当然的事情。(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近】舍生取义|以身许国|肝脑涂地|为国捐躯。 【反】苟且偷生|贪生怕死。
成:成全。仁:仁爱。儒家最高的道德理想。原指牺牲生命以成全仁德。现指为了正义的事业或崇高的理想献出生命。 例杨沫《青春之歌》:“道静开始发现在自己的灵魂深处还有那么多不健康、这么脆弱的地方——没有勇气斗争到最后一口气,却幻想能够很快~完成英雄的梦想。” 提示含褒义。多作谓语、定语。
【近义词】光明正大、舍己为人、成仁取义、为国损躯、舍身求法、粉身碎骨、视死如归、大公无私成语、大公至正、舍身殉难、为国捐躯、公而无私、公而忘私、大公无私、舍生取义、铁面无私 【反义词】苟且偷生、贪生怕死、损人利己、自私自利、急公好义、求生害仁、降志辱身
为正义事业或崇高理想而牺牲生命。用于书面语,含褒义。 a.作谓语。 英烈们~,视死如归|革命志士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名垂千古|宁可~,绝不苟全性命。 b.作定语。 战士们都抱定~、为国捐躯的决心|先烈们前赴后继、~的事迹感人至深。 c.作主语。 ~、舍生取义是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 d.作宾语。 他们为党的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真正做到了~。 e.构成介宾短语作句子成分。 阶级立场不同,对~的理解也就不同。 【构】 固定词组,连动结构。 【近】 舍生取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