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关于社会、人生的重要伦理思想。

意谓忧愁患难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赵岐注曰:“入,谓国内也。出,谓国外也。”拂,弼之假借,赵岐注曰:“法度大臣之家,辅拂之士。”孟子于文中列举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圣君贤臣兴起或被举荐的过程,指出,凡承担天下重任者,必先经受艰难困苦以磨炼其身心,“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以此坚韧其性情,增长其才干。儒家认为,这是培养可当大任的理想人才的重要途径。

孟子认为,于人如此,于国亦然。一个国家,国内没有有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弼朝政的士子,国外没有相与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威胁,常常容易灭亡。

据对人对国的考察分析,孟子得出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这一论断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勉励无数士子正确对待忧乐,自觉奋发向上,也为历代有为君王居安思危常鸣警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4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