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甜瓜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甜瓜蒂 【概况】: 基源 为葫芦科甜瓜属植物甜瓜的果柄。 原植物 甜瓜Cucumis melo L. 余项参见“甜瓜”条。 【生药】: 采集 7~8月果实成熟时,采收青绿色带柄果蒂,晒干。 【化学】: 瓜蒂含葫芦素B、E、D、异葫芦素B、葫芦素B葡萄糖甙以及葫芦素类化合物,尚含甾醇、皂甙及氨基酸。 参考文献 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029 【药理】: ❶ 保肝作用 甜瓜蒂注射液(含葫芦素B、E)2.6,3.6mg/kg sc,对大鼠四氯化碳引起的SGPT升高有明显的降酶作用,使病变有明显的好转[1]。 葫芦素B、E以及含葫芦素B和E的粗制剂分别以0.108~0.5mg/kg,2mg/kg,0.4,0.6mg/kg sc,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急性和亚急性肝损害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大鼠的肝细胞疏松变性、气球样变性及脂肪样变性的数目明显减少,病变程度大为减轻,肝小叶中央坏死区迅速修复,血清转氨酶活性明显下降,肝糖原蓄积增多[2,3]。组织学观察和羟脯氨酸测定还证明,葫芦素B明显抑制受损肝脏纤维增生;在慢性实验中,给药组肝硬变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病变明显减轻[2]。另外,葫芦素0.2mg/kgsc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谷丙转氨酶活力升高,使血浆及肝脏的cAMP/cGMP比值接近正常,进而使损伤的肝细胞得到修复,这可能是其保肝的机理之一[4]。 体内抗肿瘤实验表明,葫芦素B、BE0.5mg/kg ip对小鼠S37实体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其他瘤谱作用较弱;葫芦素BE 0.2mg/kg ip能使肝癌小鼠肝中DNA含量显著增高,而对肝癌细胞DNA含量无明显影响,表明它不能抑制肝癌细胞的DNA合成,而能改善荷瘤宿主的核酸代谢,但不能改善荷瘤小鼠的脂肪代谢。葫芦素BE 0.4mg/kgsc,对正常小鼠和荷瘤小鼠均能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表明对微循环有促进作用[6]。 ❸ 其他 葫芦素B 25μmol/L浓度,体外试验,可抑制苯并(a)芘在大鼠肝微粒体代谢,从而抑制了终致癌物的形成[7]。 毒性 甜瓜蒂注射液小鼠iv的LD50为6.87±0.2mg/kg,家兔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iv 0.2mg/kg或1.0mg/kg连续13天,心肝脾肺等组织未见明显毒性,im有局部刺激反应[1]。 葫芦素B小鼠ig及sc的LD50分别为14±3.0,1±0.07mg/kg。 葫芦素BE混合物小鼠sc的LD50为6.6±1mg/kg[3]。葫芦素D小鼠ig、sc、ip和iv的LD50分别为6.3、4.6、1.75和0.96mg/kg[5]。葫芦素B、E和BE混合物分别给麻醉犬iv 1、1,2mg/kg,对呼吸、血压、心率均无影响;BE 6mg/kg时,出现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心动徐缓、呼吸减弱,最后呼吸停止而死亡。 BE给大鼠ig2mg/kg连续2个月,未见毒性反应,而20mg/kg组大鼠于服药30天内大部分死亡,10mg/kg组在服药过程中也有部分动物死亡,5mg/kg组仅个别大鼠死亡,死前抽样检查发现血小板数明显增加,其余生理、生化指标及组织学检查均未见异常[3]。 葫芦素BE给狗ig0.12mg,0.3mg,0.9mg/kg,随剂量的增大,毒性增加,动物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甚至贫血而死,组织学检查见肝脏有损害,其余脏器未见明显异常[3]。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85;5(7)∶27 [2] 中华医学杂志 1979;59(4)∶206 [3] 中草药通讯 1979;10(9)∶30 [4] 中草药 1987;18(4)∶25 [5] 中成药研究 1978;(1)∶37 [6] 中草药 1985;16(10)∶21 [7] 中草药 1985;16(3)∶25 。【药性】: 性味 苦,寒。 有小毒。 归经 入胃经。 功效 催吐消食,除湿退黄。 主治 ❶ 《新华本草纲要》:“食积,胃脘痞块,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散剂,0.6~1.5g。 使用注意 体弱及有心脏病者忌用。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治热痰壅盛,咽喉闭塞:甜瓜蒂配郁金各等份,研细末,每次3g。” 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急性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甜瓜蒂焙黄研粉。每包0.1g,4包药为1疗程,每隔7~10天用1包。将1包药分成3份,早饭后分3次吸入两鼻孔中,每次间隔40分钟,用药前拭净鼻孔,用药后鼻腔有黄水排出。 少数有咽干、胸闷、鼻红肿等反应,数日内可自行消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