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瓠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瓠子

【名称出处】:《唐本草》

【概况】:

异名 净街捶(《清异录》),龙蜜瓜、天瓜(《滇南本草》),长瓠(《纲目》)。

基源 为葫芦科葫芦属植物瓠子的果实。

原植物 瓠子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Standl.var.hispida(Thunb.)Hara(L.leucantha Rusby var.clavata Makino),又名甘瓠(《诗经》),甜瓠(《千金·食治》),扁蒲(《群芳谱》)。

历史 瓠子始载于《唐本草》,曰:“瓠味皆甘,时有苦者,而似越瓜,长者尺余,头尾相似,与甜瓠体性相类,但味甘冷……。”《群芳谱》载:“瓠子,江南名扁蒲。地蔓生,处处有之。苗、叶、花俱如葫芦,结子长一、二尺,夏熟。

亦有短者,粗如人肘,中有瓤,两头相似。”所述即为现今的瓠子无疑。

形态 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被粘质长柔毛,老时渐脱落。卷须纤细,上部2歧,幼时有微柔毛。叶柄长16~20cm,有粘质长毛,顶端有2腺体;叶片卵状心形或肾状卵形,长、宽均10~35cm,不裂或3~5裂,边缘不规则锯齿,两面均被微柔毛。

花雌雄同株,均单生;雄花花梗细,长于叶柄,被微毛,萼筒漏斗状,长约2cm,裂片披针形,被微毛,花冠黄色,被毛,裂片皱波状,长3~4cm,宽2~3cm,5脉,雄蕊3,药室折曲;雌花花梗与叶柄近等长,子房圆柱形。果实粗细匀称而呈圆柱状,直或微弓曲,长达60~80cm,绿白色,果肉白色。

花期夏季,果期秋季。(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365页.图6143)

生境与分布 中国各地有栽培,长江流域一带更为广泛栽培。。【生药】:

采集 秋末冬初采摘老熟的匏瓜,悬于通风处,阴干后切开,除去干瓤、种子,取干果皮即得。

【化学】:

干瓠含多种糖。

果实、根、叶含葫芦素B、D。果实还含莽草酸(Shikimic acid)、酶类、烟酸、糖。

参考文献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21

。【药性】:

性味 《新华本草纲要》:“干燥果皮:味苦,性寒。”

功效 利水消肿。

主治 《新华本草纲要》:“用于水肿腹胀,烦热口渴,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品60~120g,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千金·食治》:“扁鹊云:患脚气虚胀者,不得食之。”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滇南本草》:“治小儿初生周身无皮:用瓠烧灰,调油搽之。”
❷ 《滇南本草》:“治左瘫右痪:瓠子烧灰,酒下。”
❸ 《滇南本草》:“治痰火腿脚疼痛:瓠子烧热包之。”
❹ 《滇南本草》:“治诸疮脓血流溃,杨梅结毒,横痃鱼口:瓠子用荞面包好,以火烧焦,去面为末,服之。”
❺ 《食物药用指南》:“治皮肤溃疡,恶疮不愈:鲜瓠子烧焦存性,研末,香油调涂患处。”

食疗 ❶ 《食物药用指南》:“治水肿腹胀:鲜瓠子煎汤,取汁淡饮。”
❷ 《食物药用指南》:“治口鼻生疮,痈肿初发:鲜瓠子1个去皮、子,切块,加盐、姜、蒜适量,文火烧汤食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