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瓜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瓜蒂 【概况】: 异名 甜瓜蒂(《本草经集注》),瓜丁(《千金翼方》),苦丁香(《本草衍义补遗》),甜瓜杷(《山东中药》),瓜葶(《和汉药考》)。 基源 为葫芦科黄瓜属植物甜瓜的果蒂及果柄。本种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果实形状、色泽、大小、味道等也因品种而异,园艺上分为数十个品系,例如普通香瓜、哈蜜瓜、白兰瓜等都属不同品系。 原植物 甜瓜Cucumis melo L.,又名香瓜(《江苏植物志》)。 历史 瓜蒂为少常用中药。《本经》列为上品。甜瓜是中国最早利用为果品的瓜类之一,《诗经》等古籍早已述及,公元168年左右西汉马王堆出土女尸,胃中尚见有香瓜子。贾思勰《齐民要术》称小瓜,以别于冬瓜(大瓜)。《雷公炮炙论》:“凡使勿用白瓜蒂,要采取青绿色瓜……”苏颂也指出甜瓜“有青白二种,子皆黄,入药当用早青瓜蒂为良。 ”李时珍:“按唐瑶云:甜瓜蒂以团而短瓜,团瓜者良,若香甜瓜及长如瓠子者,皆供菜之瓜,其蒂不可用也。”现入药按传统,用青皮圆形瓜蒂。 《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将本品以甜瓜蒂名收载。 形态 一年生匍匐或攀援草本。 茎枝有棱,并有糙硬毛和疣状突起。卷须纤细,单一。单叶互生,叶片圆形或肾形,长、宽约8~15cm,不分裂或3~7浅裂,边缘具不整齐锯齿。 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常数朵簇生叶腋;花萼管状,5裂,裂片顶端尖,密被白柔毛,花冠黄色,直径约2cm,5裂,裂片顶端锐尖,有小尖头,雄蕊5,联生成3枚,其中2枚较宽,花丝极短,紧贴于花冠筒内;雌花单生,花梗较雄花梗短,子房下位,长椭圆形,被密长柔毛和长糙毛,花柱长1~2mm,柱头靠合,长约2mm。果皮平滑,无瘤状凸起,通常黄白色或绿色,有时具花纹,果肉一般黄绿色,芳香;果梗圆柱形,具纵槽。种子多数,黄色或灰白色,扁长卵形。 花果期6~8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73卷.第1分册.204页.图版52∶1-9) 生境与分布 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也广泛栽培。 。【生药】: 采集 6~7月间,采摘尚未老熟的果实,切取果蒂,阴干。 药材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鉴别 本品形状不规则。果柄细圆柱形,略弯曲,长3~5cm,直径2~4mm,淡灰棕色,有纵皱纹。 一端带有果皮,直径约1cm,淡黄色至棕色,极皱缩,边缘向内卷曲,内面黄白色至棕色。 质脆,易断。气微,味苦,成熟者苦味较淡。 以身干、带果柄、味苦者为佳。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含甾醇、皂甙及氨基酸外,主要有四环三萜类苦味质,葫芦素B,E,D,异B和葫芦素B-2-0-βD吡喃葡萄糖甙(CucarbitacinB20β-D glucopyranoside)。在各种葫芦素中,以B为主,其含量约为1.4%,其次就是苦味甙类,其中葫芦素B葡萄糖甙,含量为0.2~0.3%[1,2]。 参考文献 [1]中草药 1979;10(3)∶1 [2]中草药 1982;13(10)∶13 【药理】: ❶ 抗肝炎作用 葫芦素B对四氯化碳急性中毒的大鼠,有明显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从病理组织上,可见到对肝细胞的疏松变性、坏死及空泡均有治疗作用。 对实验性大鼠慢性肝损伤的防治实验中,葫芦素B能明显增加肝糖元蓄积以及阻止肝细胞脂肪变性和明显抑制肝纤维增生的作用。 毒性 葫芦素B1次ig小鼠LD50为14.0±3.0mg/kg,1次sc为1.0±0.07mg/kg,大鼠sc连续6d为2.2±0.3mg/kg。 葫芦素E作用与葫芦素B相似。 参考文献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69 。【药性】: 性味 苦,寒。 有毒。 ❶ 《本经》:“苦,寒。” 归经 脾、胃经。 ❶ 《本草经疏》:“入手太阴、足阳明、太阴经。” 功效 催吐,退黄,泻火。 主治 痰涎、宿食、毒物停聚胃中,胸脘痞硬,风痰癫痫,湿热黄疸,身面四肢浮肿,鼻塞,喉痹。 ❶ 《本经》:“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下水,杀蛊毒,咳逆上气,及食诸果,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4.5g;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搐鼻。 使用注意 体虚、失血及上部无实邪者忌服。 ❶ 《伤寒论》:“诸亡血、虚家,不可与。”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❶ 配麝香,治牙痛。 ❷ 配丁香、赤小豆,吹鼻中,治阴黄黄疸及暴急黄。 方选和验方 ❶ 瓜蒂散(《伤寒论》)用于催吐误服之毒物,或痰涎壅盛,证属实热之癫痫中风者:甜瓜蒂、赤小豆等份研末,每用1.5~3g,加入淡豆豉9g,水煎服。 ❸ 《食疗本草》:“治阴黄黄疸及暴急黄:瓜蒂、丁香各7枚,赤小豆7粒为末,吹黑豆许于鼻中。” ” 单方应用 ❶ 《朱氏集验医方》:“治 用药后鼻腔有黄水排出。少数有咽干、胸闷、鼻红肿等反应,数日内可自行消失。 ” 又治诸黄:瓜蒂2~7个,锉,以水200ml,煮取100ml,去渣顿服。” 。【医药家论述】:❶ 黄宫绣《本草求真》:“甜瓜蒂,味苦气寒有毒,盖此气味纯阴,功专涌泄。凡因热痰聚膈,而见面目浮肿,咳逆上气,皮肤水气,黄疸湿热诸证。则当用此调治,或兼他药同入涌吐。如仲景合赤小豆之酸甘,以吐胸中寒邪,《金匮》瓜蒂汤,以治中喝无汗之类。 若不因其高而越,则为喘而嗽,势所必至。”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