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现代中国交响乐的发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现代中国交响乐的发展

早在1923年萧友梅就创作了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1929年黄自创作了《怀旧》。

此后,黄自的《都市风光幻想曲》、江文也早年所作的《台湾舞曲》、马思聪的《第一交响曲》、冼星海的《民族解放交响曲》、丁善德的《新中国交响组曲》等等,都可以说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交响音乐创作的代表。

1949~1956年间,在交响乐创作上,民俗性和神话性的题材占有显著的地位,音乐语言往往能够直接取自民间音调,总体风格注重抒情性、色彩性和民俗性场景,在美学上追求标题性构思。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王云阶的《第一交响曲》、李焕之的《春节组曲》、丁善德的《新疆舞曲》、施永康的交响诗《黄鹤的故事》以及刘铁山和茅阮的《瑶族舞曲》等等。

1957~1962年间,交响乐创作呈现出更为活跃的局面。

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公开演奏并见载于报刊文字的就达80余部之多,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当推何占豪和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丁善德的《长城交响曲》、王云阶的第二交响曲《抗日战争》、辛沪光的交响诗《嘎达梅林》、瞿维的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朱践耳的《节日序曲》等等。

1963~1966年间,在交响领域的代表作有吕其明的《红旗颂》、钢琴曲《黄河》,以及吴祖强根据阿炳原作改编的弦乐合奏、深沉丰富、音韵悠长的《二泉映月》。

1976年后,代表作有刘敦南的钢琴曲《山林》、朱践耳的《交响幻想曲》、王西麟的《云南音诗》、陈培勋的第二交响曲《清明祭》、张千一的交响音画《北方森林》等。

国家大剧院的交响乐表演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3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