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莽改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莽改制 西汉末年王莽代汉称帝以后在政治、经济制度上所进行的变动。 西汉后期,贵族、官僚、地主“多畜奴婢,田宅无限”,造成大批农民破产、流亡。土地兼并问题、奴婢问题和流民问题,已经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地主阶级中不少人希望清理一下政治局面,以图缓和矛盾。 王莽以外戚身份攫取实权以后,又进一步代汉称帝并立即宣布改制,借以巩固地位。他针对土地和奴婢问题,下令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不得买卖。一家不满八个男子,而占田超过一井(900亩)的,余田须分与亲族邻里。无田的按一夫一妻百亩的规定分配。又针对豪强富商囤积居奇和高利贷盘剥,下令推行五均六筦,以控制和垄断工商业,增加税收。 还下令严禁私铸钱币,同时,政府频繁改变币制,铸造大钱、契刀、错刀等货币,借此掠夺财富。他还多次改变官制,恢复五等爵等。王莽改制的目的是要通过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巩固自己的帝位。 但是,他提出的措施大都脱离实际,有名无实,或则半途而废,根本没有认真施行,因而带有很大的欺骗性。王莽改制的结果,不仅一般人民深受其害,官僚、贵族、地主也在混乱中蒙受损失,引起社会各阶层的不满。改制激化了阶级矛盾,使富者不得自保,贫者无以自存,终于触发了全国规模的绿林赤眉大起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